艾灸

艾灸

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竇材灸法理論

元朗喬康艾灸養生館 電話:93668323 www.moxababa.com 地址: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34-242號豐年路1-5號福德樓一樓E室 提供艾灸治療服務及專營各種艾灸用品,歡迎致電查詢。 竇材灸法理論 竇材,宋,紹興人,著《扁鵲心書》三卷。 竇材受道家思想影響,提出保扶陽氣為本的主張:「道家以消盡除翳,煉擾純陽,方得轉凡為聖。故云:陽精若壯千年壽,陰氣加強必悲傷。又云:陰氣未消終是死,陽精若在必長生。故為醫者,要知保扶陽氣為本。」強調陽氣在人生命活動中的重大作用。他主張「保命之法,灼艾第一,丹藥第二,附子第三」。又說:「醫之治病用灸,如做飯需薪。」把灸擺在各種治法之上。《扁鵲心書》論述的病症和醫案,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用灸法。他在施灸中,有兩大特點:其一,灸的壯數多,每穴數十壯、百壯,甚至五、六百壯。曾有人問他,人之皮肉最嫩,五百之壯,豈不燒焦皮剛?他說:「否,已死之人,灸、二十壯,其肉便焦,無血榮養故也。若真氣未脫之人,自然氣血流行,榮衛環繞,雖灸千壯,何焦爛之有哉?」所以他認為要治大病、根治疾病,一定要大量施灸。如「一老人,腰腿痛,不能行步令灸關元三百壯,更服金液丹,強健如前。」其二,用的穴位少,而多取於脾腎任脈諸經,特別是關元、命關(食竇)二穴。他認為:「脾為五臟之母,腎為一身之根,……此脈若存,則人不死。」「若不早灸關元,以救腎氣,灸命關以固脾氣,則難保性命,脾腎為人一身之根蒂,不可不蚤圖也。」《扁鵲心書》:「婦人產後,熱不退,恐漸成勞瘵,急灸臍下三百壯。「一人患肺傷寒,頭痛、發熱、惡寒,咳嗽,肢節疼,脈沉緊,服華蓋散、黃芪建中湯略解,至五日,昏睡譫語,四肢微厥,乃腎氣虛也,灸關元百壯,服姜附湯使汗出,愈。」他認為:「世俗用灸不過三五十壯,殊不知去小疾則愈,駐命根則難,凡大病宜灸臍下五百壯,補接真氣,即此法也,若去風邪四肢小疾,不過三五七壯而已。」為減少多壯灸給患者造成的痛苦,竇氏創立了一種灸前麻醉法,即口服「睡聖散」,使人昏睡,然後施灸,可無痛苦,這是灸法應用麻醉的最早記載。」 竇氏還提出病宜早灸,灸可防病。認為治陰毒灸「遲則氣脫,雖灸亦無益矣;氣脫須早治,遲則元氣亦脫,灸亦無益矣;虛勞須早灸,遲則無益。」書中提到一傷寒用灸過遲終致臟氣敗絕而死亡。「一人患傷寒至六日,脈弦緊身發黃自汗亦太陰証也,點命關穴,病人不肯灸,傷寒惟太陰少陰二症死人至速,若不早灸,雖服藥無效,不信,至九日瀉血而死」。 重視灸法的保健和醫療作用,《扁鵲心書》說:「人於無病之時,常灸關元、氣海、命關(食竇穴)、中脘,……雖未得長生,亦可保百餘年壽矣。」常灸關元、氣海、命關、中脘,可防病攝生,並根據年齡的不同,提出了用灸的間隔時間及施灸壯數:「人至三十,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;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;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,令人長生不老」。可見,竇氏對灸法的保健作用是非常推崇。 參考文獻:灸法醫鑒 以上內容,只供參考,有鑑於個人健康情況因年齡、性別、病史和特殊情況而異,建議您,若有任何不適,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與治療建議為宜。

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

2014年新一期雷火神灸工作坊現正招生名額有限把握機會

喬康艾灸養生館 電話:6059 0997 www.moxababa.com 地址: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34-242號豐年路1-5號福德樓一樓E室 提供艾灸治療服務及專營各種艾灸用品,歡迎致電查詢。 雷火神灸工作坊 編號:LM01 雷火灸是一種由原灸療系統發展出的一種新的灸療主方與方法,是保持人體陰陽平衡的一種灸療方法。其特點有:1. 使用簡便。做保健灸療時,不用選準穴,是在包含腧穴在內的部位、臟腑及奇恆之腑所在部位均可施灸。2. 施灸安全。採用的是懸灸法,又使用了帶有網罩的灸具,不易使皮膚受傷。3. 作用效力快。雷火灸火力大,熱輻射力強,可調節人體腧穴經絡反射信息功能。 雷火神灸能通經活絡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能,對面部上產生的多種影響容顏美觀的疾患,如黃褐斑、雀斑、酒糟鼻、厚嘴唇、眼袋、痤瘡、妊娠斑、面部肥胖等,均可進行治療。 課程內容: 1. 何謂灸療及其應用 2. 灸感傳導及灸後調養 3. 雷火神灸的特點 4. 雷火神灸的原則與手法 5. 雷火神灸對人體各系統的作用 6. 雷火神灸灸療的禁忌及臨床應用等 日期: 6 / 9 , 13 / 9 , 20 / 9 , 27 / 9(四個星期六) 時間:晚上七時至十時 地點:元朗青山公路234-242號豐年路1-5號福德樓一樓E室 (喬康艾灸養生館) 學費:$650(包括雷火神灸一套及筆記) 名額:10人(額滿即止) 截止日期: 1 / 9 查詢電話:26688460(曾先生) 報名方法: 1. 親身到喬康艾灸養生館 (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34-242號豐年路1-5號福德樓一樓E室) 2. 學費存入恆生銀行:3504007620,然後填妥以下資料並電郵至tsang7692@hotmail.com,入數紙傳真到28312863或致電93668323登記 姓名: 聯絡電話: 課程名稱 /編號:

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

王燾灸法理論

元朗喬康艾灸養生館 電話:93668323 www.moxababa.com 地址: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34-242號豐年路1-5號福德樓一樓E室 提供艾灸治療服務及專營各種艾灸用品,歡迎致電查詢。 王燾灸法理論 王燾,唐代醫學家,著有《外台秘要》,郿縣(今陜西郿縣)人。太宗時侍中王圭之孫,幼年多病,因嗜醫學,數從高醫游,厥精其術。後任徐州司馬,累遷給事中,鄴郡刺史,並任職於尚書省蘭台20餘載,得以博覽弘文館所藏醫籍。後廣搜古醫方數十家,當代方書數千卷,撰成《外台秘要》四十卷,乃集唐以前方書大成之作。 (一) 重灸輕針 王燾是重灸派,其觀點唯取灸法,《外台秘要‧中風及諸風方一十四首》中提出灸為「醫之大術,宜深體之,要中之要,無過此術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九說:「故湯藥攻其內,以灸攻其外,則病無所逃,知火艾之功,過半於湯藥矣。」《外台》四十卷中所載臨床諸科病証的治療,均收錄相關的灸療方法,《外台》在其所載灸療方法中,運用的病種十分廣泛,方法極為靈活,而且多有發揮。王氏「重灸輕針」的思想在其卷三十九「《明堂》序」文中表露得十分明白,認為「針法古來以深奧,今人卒不可解。《經》云:針能殺生人,不能起死人。若欲錄之,恐傷性命,今不錄針經,唯取灸法。」王燾在《外台》中只論述灸法,是對灸療的重視,亦是兩晉、南北朝灸法大發展的必然趨勢,也是王燾繼承發展《靈樞》、《甲乙經》、《千金方》、甄權、楊玄操等先賢灸法的寫實。王燾認為針刺技術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練掌握得了的。而且針刺使用不當,會有「能殺生人,不能起死人」之虞。因此「若欲錄之,恐傷性命,今並不錄針經,唯取灸法」。王燾面對文化水準很低的勞苦民眾,從實際出發,在其《外台》中不錄深奧、有殺人之險的針刺方法,而唯取灸療是有其當時的社會意義的。如唐太宗即服進獻的丹藥而中毒死亡便是其例。其時王燾對這種「服餌」之風已有看法和認識,這從他在《外台》卷三十七、三十八,尤其是其「乳石論」已見一斑,主張以灸療保健,廢除服餌養生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這種重視灸療也切中了一時之流弊。為此他在「十二人明堂圖」中對腧穴黑點者為禁灸穴,朱點者為灸病良穴,以黑圈標記者為一般孔穴,並明確指出,朱墨分明,「人並可鑒之」。這也是唐初興起的灸療可以預防疾病,可以強身保健思想的體現和發揮。《外台》卷六「霍亂雜灸法二十六首」就載有灸法防止霍亂諸証發生。卷三十五「小兒初生將護法一十七首」記載,小兒初生「當灸、粉、絮、熨之,不時治護」,均體現了王燾重視灸療是對唐代興起的灸法保健療法的繼承,也是其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之一。「重灸輕針」而非棄刺。據上述對王氏「重灸輕針」思想根源剖析所見,王氏認為,針刺方法用之不當可有「能殺生人」之險,且其技術難度大,非常人所能掌握和應用,故他在《外台》中幾乎是凡病皆有灸法。但是,王氏並非是針刺一概不錄。如他在一、三、五、十三、二十、二十七、三十五、三十九、四十等卷中對數十餘種病証的治療上,分別介紹了針刺治療,尤其是對卷五「瘧疾」病的針刺治療進行了詳細的論述。 (二) 博採眾家灸之所長 據統計,王燾《外台》保存了中唐及其以前許多珍貴的灸療學文獻,其中除《千金方》灸法129條,《千金翼》4條,《肘後方》13條等現存的醫學文獻外,還有姚僧垣《集驗方》19條,孟詵《必效》3條,《范汪方》17條,王方慶《隨身左右百發百中備急方》11條,《深師方》5條,《張文仲方》4條,謝士泰《删繁方》3條,甄權《古今錄驗方》3條,扁鵲方3條,華陀方4條,朱規送1條,趙乃言1條,共14家。在其所引文獻中,除《靈樞經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千金翼》、《肘後》、《甲乙經》等少數資料目前尚存外,其餘者於宋代以後就不復存在,唯《外台》但存,足顯其文獻價值及其對後世的重要意義。王氏集中唐時期及其以前眾多醫家灸療之長,融為一體,並將其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各科,擴大了灸法的適用范圍,此是《千金方》及其以前諸家著述所不及,如對傷寒病,可取百會、大椎、風池、合谷灸之以發汗祛邪;對脾胃不和所致的反胃、嘔吐、臚脹、心腹病、脹滿、腸鳴、泄瀉諸疾,取足三里、膈俞、大腸俞、胃管、中管、氣海、天樞、太倉等穴灸療以愈之;諸淋病則取大敦、關元、丹田等穴灸之。此外,諸如脹滿用灸法,骨蒸用灸法,奔豚用灸法,夢遺、便秘、大便失禁、癃閉、口眼歪斜、吐、痢、蠱毒、瘡瘍、痈疽、瘰癧、疣、痔、脫肛、陰挺、閉經、重舌、囟陷、癇証、眼疾、耳疾、口唇病、瘧病等,幾乎所論之病,皆有灸治方法。尤其是《外台》記載有急性腰痛、中惡、暴死、屍厥等危重証,亦採用艾灸救治作為急救方法之一。 (三) 首載「四花」灸法 「四花」灸法源於唐代崔知悌《骨蒸病灸方》的「四花」穴,最早載於王燾《外台》卷十三「灸骨蒸法圖四首」,並註明是「崔氏別錄灸骨蒸方圖並序中書侍郎崔知悌撰」。後來《蘇沈良方》、《針灸資生經》、《針灸聚英》均有收載。據《外台》所載此四穴以繩度量定位,取膈俞(雙側)、膽俞(雙側)。以艾炷直接灸之,四穴同時點燃,如四朵火花,故名曰:「四花灸」。這種灸療方法具有溫經通絡,活血化瘀,補益氣血,健脾益腎,除痰止咳等功效,故後世將其廣泛地應用臨床,尤其是對多種慢性虛勞性疾病,有很好的臨床療效。《外台》原載有圖,後已遺失。 (四) 闡述施灸壯數規律 灸療時,艾炷的大小,所灸壯數的多少,既可根據病情而定,也可據病程而定,還應當「隨年壯」,結合患者年齡的長幼、體質的強弱而定,所以《外台》卷三十九指出:「凡灸有生熱,候人盛衰及老少也。衰老者少灸,盛壯肥實者多灸。」還據「月生」、「月死」的月相變化增減艾灸的壯數灸法,將人與自然相通應的理論付之於灸療實踐。 此外,還記載有因時灸法、疤痕灸諸法,以及灸療的禁忌証等。王燾的重灸學說推動了針灸的發展。 參考文獻:灸法醫鑒 以上內容,只供參考,有鑑於個人健康情況因年齡、性別、病史和特殊情況而異,建議您,若有任何不適,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與治療建議為宜。